在中国陶瓷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梅瓶以其修长雅致的身姿,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密码。这种诞生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成熟于明清的传统酒器,不仅是实用与美学的完美融合,更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在当代生活中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梅瓶的造型本身就是一曲流动的美学乐章。其小口、短颈、丰肩、瘦底的线条,宛如一位身着旗袍的东方女子,既有内敛含蓄的温婉,又不失端庄大气的风骨。明代《遵生八笺》曾精准描述其“与梅之瘦骨相称”,故而得名“梅瓶”。但追溯历史,它最初的功能却是盛放佳酿的酒器,宋代磁州窑的梅瓶上便有“清沽美酒”的铭文,印证着它与酒文化的深厚渊源。
(宋钧窑天蓝釉红斑梅瓶)
不同朝代的梅瓶,折射出各异的时代精神。唐代梅瓶丰腴饱满,带着盛唐的雍容气度;宋代梅瓶线条挺秀,透着文人雅士的清逸风骨;元代梅瓶雄浑厚重,彰显着草原民族的豪迈气概;明代梅瓶精致典雅,凝结着市井生活的细腻情怀。这种器型的演变,恰是一部微缩的中国美学史,让我们得以在指尖触摸到时光流转的温度。
展开剩余79%在漫长的岁月里,梅瓶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实用功能,成为承载美好祝愿的礼器。古人讲究“礼尚往来”,而梅瓶因其独特的文化寓意,成为传递祝福的上佳之选。“梅”与“眉”谐音,暗含“喜上眉梢”之意;瓶身修长如玉,象征“平安顺遂”;盛放的美酒则寓意“长长久久”。将盛满佳酿的梅瓶赠予亲友,便是送上“清平长乐”的诚挚祝福。
这种礼赠传统在文人雅士间尤为盛行。他们会在梅瓶上题诗作画,或描绘寒梅傲骨,或书写人生感悟,让这件器物成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每逢佳节良辰,手持梅瓶登门拜访,既显礼仪之邦的儒雅风范,又传递着对亲友的美好期许。这种习俗代代相传,让梅瓶的文化内涵愈发深厚。
(明万历景德镇民窑仿哥釉斗彩雪松寒梅图梅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现代,梅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尊贵地位并未被遗忘。2022年12月,中国香港佳士得秋拍现场,一件清乾隆粉青釉雕海水龙纹梅瓶以8106万港元(含佣金)落槌,成为了当季中国瓷器板块“标王”。这一件梅瓶的传奇之处不仅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以其26年间价格飙升22倍的历史轨迹:1996年,它在同一个拍卖行以354万港元成交;2022年,这一数据跃升至8106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远远超过同时期全球收藏品市场平均水平。其持有人——已故“古董大亨”徐展堂的收藏眼光和市场预判,再度成为业界热议焦点。
梅瓶在收藏界掀起浪潮,现代青梅酒品牌梅见也以梅瓶致敬传统文化,其产品古树青梅酒选以梅瓶盛酒,传递东方梅见酒,风雅全世界”的品牌愿景。梅见梅瓶复刻北宋汝官窑天青釉大梅瓶形制:小口微撇象征自谦,丰肩圆垂寓意担当,腹部浑圆如月,胫部修长至足外撇,宽高比接近黄金分割,稳重大气又不失灵动。纹样灵感源自明代永乐官窑白地青花与南宋吉州窑黑釉剔划梅纹,釉色乳白凝脂,青花晕散如墨画,融合官窑留白哲学与“寒梅傲雪”意象。
(梅见酒器手工反青花典藏孤品梅瓶)
梅见梅瓶的外形设计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口小,小者自谦于世;肩阔,阔者可以担当天下重任;肚大,大者可容天下事;足空,空者可以容有不平而能脚踏实地。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的“谦以修身、阔以任事”的身份气度。
梅瓶之上,是一幅景德镇千年窑火淬炼出的东方精气神画卷。青花瓷匠人以古法反青花技艺手作梅瓶,化笔为刃,在瓶身上雕刻出古梅树的生命姿态,既有含苞待放的娇羞,亦有傲然盛开的烂漫,疏影横斜间,尽显“凌寒独自开”的坚韧与高洁,梅枝虬劲飘逸,俯转之间似有暗香浮动,氤氲出空灵深邃的意境。
每一只梅瓶皆由匠师全手工制作,独一无二,蓝白交融间尽显宋瓷风雅,叩之清越如磬,触手温润如玉,是不可复制的瓷艺孤品。
存梅之骨,酿者为上。梅见古树青梅酒甄选百年古树梅果,以原果原酿古法浸泡工艺续写东方酿造经典,在酒体的香气细腻度、层次鲜明度、醇厚持久度上产出更新鲜的体验。
将古树梅果与三年陈酿单一高粱酒入隆昌陶坛封藏2年,经由陶坛赋予酒体温润醇厚与独特的矿物气息;又经中国蒙古栎橡木桶陈化1年,由橡木桶为其增添深邃的焦糖香韵与优雅的木质芬芳。这六年时光的沉淀,使得“时间的味道”更加醇厚。
举杯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琥珀金晕染深绯红的酒色,荡漾着时光沉淀的印记。凛冽的古树青梅野韵与橡木桶赋予的东方檀香交织升腾,裹挟着山川岁月的厚重气息。前调的明亮酸度、中调的丰腴绵密、尾韵的深邃悠长。
(梅见酒器手工反青花典藏孤品梅瓶)
观之琥珀流金,品之余韵悠长,三重境界里,藏着是百年梅骨与山川岁月的私语。
梅见古树青梅酒,借由一尊复刻北宋形制、荟萃唐宋元三朝艺术精魂、由景德镇匠人古法手绘的梅瓶,完成了从饮品到文化载体的升华。这瓶酒,是可触摸的陶瓷史诗,自唐风宋韵中走来;是可凝望的文人画卷,冰梅水波间藏着诗情画意;更是可体悟的东方哲思,谦和、担当、包容、守正的气度,既以身份气度装下了百年梅骨,也以文化气韵藏住了人生真味。
梅瓶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从古代的酒器到现代的文化符号,见证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传统不会过时,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其内在的价值,就能让古老的文化在当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而这,或许就是梅瓶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发布于:湖北省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